头条

[常修泽:个人的经济学探索与时代] 面对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任何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经济学者都不会把自己狭隘地“捆”在单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里。在致力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中国学者尤其需要尝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共”整合起来,寻求“特共一体”的文明成果,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石佳友:民法典实施开启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 中国正式步入“民法典元年”,成为中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民法典实现了民事法律规则的体系化和现代化;民法典的颁行标志着一个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的现代私权空间就此成型。民法典的实施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将具有重大意义。
[徐林:“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应转变为全方位创新] 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来更好激发国内微观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增长能力,进一步改善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更平缓并延续更长的增长平台期。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今后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鄢一龙:“公天下”之治——中国传统善治观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之善治可以概括为“公天下”之治,举其要义:天下为主君为客,选贤举能,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国为本、天下为怀。当代中国之善治植根于中国传统,并与现代治理方式与治理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现代版本的公天下之治。
最新关键词所有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 [区块链]
- [十四五]
- [中华民族共同体]
- [民法典]
- [乡村振兴战略]
- [核心价值观]
- [佛学]
- [改革开放]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民营经济]
- [三农问题]
- [脱贫攻坚]
- [军民融合]
- [新型城镇化]
- [香港问题]
- [台湾问题]
- [总体国家安全观]
- [老龄化]
- [乌合之众]
- [土地制度]
- [量子力学]
- [工业4.0]
- [儒家]
- [道家]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国家治理现代化]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 [人工智能]
- [教育改革]
- [地缘政治]
- [国企改革]
- [中日关系]
- [大数据]
- [五四运动]
- [一带一路]
- [人权]
- [风险社会]
- [食品安全]
- [农民工]
- [人民币国际化]
- [计划生育]
- [户籍制度]
- [中美关系]
- [中等收入陷阱]
- [钓鱼岛]
- [南海问题]
- [收入分配改革]
- [中国模式]
- [气候变化]
- [医疗改革]